首页 栏目首页 > 规模 > 正文

皮肤美容行业市场规模 皮肤美容行业消费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皮肤美容产品的使用场景将不断丰富化,他们对皮肤美容产品的舒适度、功效性及个性化的要求也会日渐提升,从而推动皮肤美容产品生产商更加专注于研发出具有更多功效、高品质并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资料图】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皮肤美容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显示:

皮肤美容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服务市场的总收入已从776亿元以11.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1176亿元,并预计由2021年的1353亿元以19.7%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5年进一步增至2781亿元。

当前,在我国各类美容机构市场份额占比中,正规合法的民营连锁整形美容医院和单店整形美容医院(诊所)分别占21%和26%,美容沙龙美容机构占19%,公立医院美容机构占34%,美容机构占据整形美容领域半壁江山。

统计显示,中国美容机构经济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每年有难以计数的美容机构产品、高科技设备问世。中国“美容经济”正在成为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信、旅游之后的中国居民“第五大消费热点”。美容机构就业人员总数约为2600万人,机构266万家。

从美容机构地域上来看,经济发达省份和地区美容机构消费的群体大,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从美容机构企业类型来看,民营企业占据主导,大型美容连锁集团或将出现。行业集中度方面,由于美容机构行业处于竞争期,缺乏连锁龙头机构,实质上市场份额非常分散。

主流美容消费区间在每月100-500元之间,占44.6%。而在地域分布上,沿海省份较内地美容消费更高,收入及学历越高,更舍得在“颜值上”下本钱。美容消费1000元以上的仅占13.5%。

国产品牌占比42.5%,占比最大,其次是日韩品牌,占比接近国产品牌,为40.3%。在品牌选择上,国产和日韩是最受欢迎的护肤品品牌,除了广告和渠道触达,品牌价格合理且效果不错是消费者最看重的因素。可见,大多数中国女性在选择品牌时,更看重产品性价比。

皮肤美容行业消费现状分析

近年来,通过多元化、互动式的营销手段,大量国产品牌出现在消费者的视线中,并通过线上线下信息传播,逐渐成为明星国货产品。随着消费者对皮肤美容的了解逐渐深化以及对相似产品鉴别能力的提高,各大产品之间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2019 年至今,“她经济”、“宅经济”兴起,电商及社交平台的不断发展,家用美容仪步入了蓬勃发展期,进入者增多,家用美容仪价格显著下降,覆盖普通消费阶层,消费者看重技术、原理、功效、参数,行业进入成熟期。据不完全统计,2021-2022 年11 月,美容仪领域的融资约有16 起,半数品牌融资金额为千万级,有三家品牌达到亿级,受资本青睐体现出赛道增长潜力大。

按照技术、功能分类,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美容仪一共有三大类:一是光电加热类如射频产品等,这类仪器的作用主要是紧致皮肤、抗老等,所以受众面很广;二是电流类产品,主要功效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三是光照类,比如常见的红蓝光美容仪。

2021 年中国家用美容仪市场规模约为100 亿,预计到2025 年将达到251-374 亿,家用美容仪市场空间广阔。我国美容仪行业起步较晚,伴随消费升级,美容仪的使用场景从专业美容院线扩展到家庭应用场景,品牌也从外资品牌主导到国内品牌逐渐兴起。

未来,美容机构还将继续发展,今后几年,美容机构以科技创新、品牌创新、质量创新、服务创新为本的“新美容经济”势必将成为中国第三产业中的最大亮点。预计2022年美容机构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0亿元。

本报告对国内外皮肤美容行业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市场消费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主要皮肤美容品牌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中国皮肤美容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以及企业的应对策略。

报告还分析了皮肤美容市场的竞争格局,行业的发展动向,并对行业相关政策进行了介绍和政策趋向研判,是皮肤美容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零售企业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皮肤美容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皮肤美容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